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法定继承所得是个人财产吗

法定继承所得是个人财产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02 · 1649人看过
导读:法定继承所得是否为个人财产需视情况而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法定继承所得一般是夫妻共同财产,遗嘱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婚前法定继承所得属个人财产。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涉及法定继承财产时,建议提前协商、了解性质,被继承人可用遗嘱指定归属。继承人若想继承所得为个人财产,可提醒被继承人明确,存疑时可咨询法律人士。
法定继承所得是个人财产吗

一、法定继承所得是个人财产

1.法定继承所得是否为个人财产要依据具体情况判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法定继承所得通常为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婚前法定继承所得则属于继承人个人财产。

2.对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若涉及法定继承财产,建议提前协商,了解财产性质。若想明确财产归属,被继承人可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来指定遗产继承人

3.对于继承人而言,若希望继承所得为个人财产,可提醒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财产归属;若对继承财产性质存疑,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自身权益。

二、法定继承财产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吗

法定继承财产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据《民法典》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因法定继承所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但存在例外情况,若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例如,被继承人明确通过遗嘱表明其遗产仅由夫妻中一方继承,那么该财产就为这一方的个人财产。

所以,法定继承财产原则上是夫妻共同财产,不过要考虑被继承人是否有明确指定只归一方的情形。

三、法定继承所得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般情况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通过法定继承所得的财产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指出,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所以,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明确其遗产仅由夫妻中的一方继承,那么该法定继承所得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继承人的个人财产。

在探讨法定继承所得是个人财产吗这个问题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值得了解。若法定继承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情况下法定继承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中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另外,继承所得财产在进行处分时,若涉及夫妻共同财产,需夫妻双方共同决定。若继承的财产是房产等不动产,后续在进行买卖、过户等操作时,还会涉及到相关的手续和税费问题。如果你对法定继承所得财产的归属认定、处分限制以及相关手续等方面仍有疑问,别错过解决疑惑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会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