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罪中明知如何认定
在帮信罪中,“明知”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经验,若其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或经验,应当知晓其行为可能构成帮信罪;二是行为人的供述,若其明确承认知晓所帮助的行为系违法犯罪行为,则可认定其明知;三是根据客观行为来推断,如提供的帮助与违法犯罪活动的关联性、及时性等,若存在明显异常则可能被认定为明知。例如,长期为特定违法犯罪团伙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且在被询问时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通常会被认定为明知。总之,“明知”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二、帮信罪中推定“明知”有哪些法律依据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推定“明知”的法律依据主要如下:
《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如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达到相应标准,如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三、帮信罪中“概括明知”该如何判定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概括明知”的判定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一方面,可从行为人的认知能力判断。若行为人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相关专业知识或从业经验,对行为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应更易知晓。
另一方面,看行为方式。比如,以明显异常的方式提供帮助,像收取高额报酬、交易方式隐蔽、逃避监管等,可推断其有“概括明知”。
还能结合行为人与被帮助对象的关系。若双方有频繁交流且涉及违法犯罪暗示,也可作为判定依据。
司法实践中,要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结合全案证据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单一因素认定,避免客观归罪或主观臆断。
在帮信罪中明知的认定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除了常见的直接知晓外,还存在诸多情况。比如,根据行为人的交易价格明显异常、交易方式不符合惯常流程等诸多因素综合判断其是否明知。还有,当相关行为明显违背正常业务逻辑时,也能据此推断明知。帮信罪中明知的认定不仅关乎罪与非罪,还对量刑有着重要影响。你是否在帮信罪明知认定方面存在疑惑呢?若对帮信罪中明知认定的具体情形、法律依据等还有不解之处,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