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管辖权如何确定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管辖权通常按以下原则确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若借贷双方就管辖法院有约定且该约定合法有效的,则从其约定,由约定的法院管辖。如果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履行地或者约定不明确,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例如,出借人在出借地交付借款,出借地法院有管辖权;借款人在其住所地还款,借款人住所地法院有管辖权。总之,确定民间借贷管辖权需综合考虑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合同约定及履行地等因素。
二、民法典下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比如,借款合同约定还款日期,到期未还,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次日起算三年。若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随时要求还款,但要给借款人合理准备时间,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权利、借款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时起算三年。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若存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诉讼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三、民法典里民间借贷合同效力判定标准是啥
依据《民法典》等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效力判定标准如下:
1.有效情形: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合同一般有效。例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生效。
2.无效情形: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
在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管辖权的确定至关重要。除了了解一般的管辖原则,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关注。例如,如果借贷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管辖权。但如果没有约定,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比如,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可能具有管辖权。当出现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时,又该如何选择呢?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要是你对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管辖权的确定还有其他疑问,比如不同地区管辖权规定的差异等,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