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公司经营纠纷 > 侵害公司利益该如何认定和处理

侵害公司利益该如何认定和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7 · 1216人看过
导读:认定侵害公司利益需多方面考量。一看行为是否违背公司章程,如董事等擅自决策损公司;二看是否造成公司资产减少等实际后果,如挪用资金办私事;三看行为人是否为私利损害公司。处理办法上,公司可要求侵害人返还利益,造成损失需赔偿,股东可发起代表诉讼,且程序要符合法律规定,以此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侵害公司利益该如何认定和处理

一、侵害公司利益该如何认定和处理

认定侵害公司利益需多方面考量。其一,需查看行为是否违背公司章程,像董事高管擅自做决策从而损害公司利益等情况。其二,要观察行为是否引发公司资产减少、利润受损等实际性后果,例如挪用公司资金去办个人事务。其三,若行为人为谋取私利而对公司造成损害,同样可认定为侵害行为。

处理办法如下:公司有权要求侵害人返还利益,让公司恢复原本状态。若已造成损失,侵害人需承担赔偿责任。股东还可发起代表诉讼,代表公司向侵害人主张权利。在程序方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

总之,认定侵害公司利益需综合多种因素,处理时应依照法律规定,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侵害公司利益在法律上责任如何界定

侵害公司利益,在法律上责任界定分民事、行政和刑事方面。

民事上,依据《公司法》,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股东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诉讼,若被拒绝等情形,股东可自己名义直接起诉。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也可依法起诉。

行政上,若侵害公司利益行为违反相关行政管理法规,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刑事上,《刑法》规定了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罪名。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或挪用本单位资金等,数额较大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侵害公司利益的法律责任如何明确和承担

侵害公司利益的法律责任承担需根据不同情形判断:

民事责任

若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致公司受损,依《公司法》,公司可要求其赔偿损失;股东可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起诉,若被拒或情况紧急,股东可自己名义起诉。第三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也可依法提起诉讼。

行政责任

实施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侵害公司利益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权依法查处,可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刑事责任

若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犯罪,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如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

当探讨侵害公司利益该如何认定和处理时,要知道这是个复杂且严肃的问题。除了文中提及的认定与处理方式,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若员工因自身过错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在赔偿方面,是仅需承担直接损失,还是包括可能的间接损失?又比如,对于共同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各参与者责任如何划分?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公司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如果您对侵害公司利益的认定标准、处理流程或者上述拓展问题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