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造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

造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5 · 1710人看过
导读:造谣需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既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又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在民事层面,造谣构成对他人人格权侵害,被侵权人可收集证据维权;行政层面,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会被拘留和罚款;刑事层面,严重造谣可能触犯相关罪名受刑事处罚。公众要提高法律意识,不信谣、不传谣。
造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

一、造谣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

造谣需承担多方面法律责任。造谣不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还会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1.民事层面,造谣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的侵害,被侵权人可要求造谣者承担停止侵害等责任并获赔偿。建议被侵权人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协商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2.行政层面,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会面临拘留和罚款。这警示大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3.刑事层面,严重造谣可能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会受到刑事处罚。公众应提高法律意识,不信谣、不传谣,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二、造谣造成恶劣影响需负哪些法律责任

造谣造成恶劣影响,可能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依据《民法典》,造谣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等民事权利的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

行政责任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比如,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造谣造成严重后果需承担哪些刑事法律责任

造谣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涉及多个罪名。一是诽谤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是诬告陷害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三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探讨造谣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方面时,除了已提及的常见责任,还有一些关联要点值得关注。造谣不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要对被造谣者的名誉损失、精神损害等进行赔偿。若情节严重,还会涉及行政责任,会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造谣行为会触犯刑法,构成诽谤罪等刑事犯罪,将受到刑事制裁。如果你曾遭遇他人造谣,或者对造谣后的责任界定、维权途径等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