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赔偿无法承担怎么办理
要是承担不了民事赔偿,处理办法如下:
主动跟权利人交流,讲清自己经济情况以及赔不了的缘由,试着商量出分期赔偿的办法,定好各阶段赔偿时间和金额,获得对方体谅。
向法院如实说明情况。诉讼时,法院会结合经济状况裁判;执行阶段,法院会查财产,确实没财产就终结本次执行,但不免除赔偿,发现有财产就恢复执行。
要是因重大疾病等客观原因,经济状况恶化,可向法院提供证据,申请适当减少赔偿金额。
二、无法承担民事赔偿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
若无法承担民事赔偿,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首先,在诉讼阶段,若原告胜诉,会获得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之后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其次,若被执行人确实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裁定中止执行,待其有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再者,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被执行人还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很多方面受限,如高消费、贷款、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三、民事赔偿无力承担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若民事赔偿无力承担,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强制执行:权利人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义务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若义务人有劳动能力,法院会要求其用劳动收入偿还。
列入失信名单:若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出行、高消费、贷款、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方面受限。
司法拘留:若妨碍执行等,法院可对其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当我们探讨民事赔偿无法承担怎么办理时,其实背后还关联着一些重要问题。比如,若确实无力承担赔偿,是否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从而影响个人的信用和生活,像限制高消费、影响贷款等。另外,若有部分赔偿能力却拖延不赔偿,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拍卖名下财产等。这些都是在民事赔偿无法承担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果你在民事赔偿方面还有诸如后续法律程序、如何与债权人协商等问题,不要迷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