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拒不执行判决罪是以哪些标准量刑的
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判决罪量刑如下: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认定“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比如具有多次拒不执行、抗拒执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形。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准确量刑。
二、刑法里拒不执行判决罪的量刑情节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量刑情节如下:
基本量刑: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等情形。
加重情节: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目前法律未明确“情节特别严重”标准,但可结合抗拒执行行为强度、造成后果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
单位犯罪: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三、刑法里拒不执行判决罪情节认定标准是啥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情形如下:
1.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6.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7.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8.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当探讨刑法中拒不执行判决罪是以哪些标准量刑时,除了已明确的量刑标准,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在被认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后,若犯罪人有自首、立功等情节,量刑会如何变化?根据法律规定,这些情节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另外,拒不执行判决罪与其他相关罪名,如妨害公务罪,在法律适用上有什么区别呢?这些问题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至关重要。如果你对拒不执行判决罪的量刑细节、情节影响以及罪名区分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