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给取保该怎么办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给取保该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8 · 1115人看过
导读: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未获批,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权益。首先应及时了解办案机关拒绝原因,可在规定时间书面申请复议,说明符合取保条件的事实和理由。若复议失败,可向同级检察院申诉,申诉时详细阐述案件情况及依据。同时要积极配合后续诉讼,准备证据材料,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公正的处理。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给取保该怎么办

一、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给取保该怎么办

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未被批准,可申请复议或向同级检察院申诉

取保候审有明确法律规定,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等情形。若办案机关拒绝,应及时了解原因。可在规定时间内书面申请复议,说明符合取保条件的事实和理由。若复议未成功,可向同级检察院申诉,检察院会对该决定进行审查。申诉时需详细阐述案件情况及符合取保的依据,促使检察院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对原决定进行纠正。同时,要积极配合后续诉讼程序,准备相关证据材料,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后续能得到公正的处理。

二、符合取保条件却不被准许取保是否合法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不被准许,是否合法需分情况判断。

依据《刑事诉讼法》,符合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但决定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若有合理理由,即便符合条件也可不准许。例如,虽符合条件,但司法机关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后可能实施新的犯罪、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等社会危险性行为,不准许取保是合法的。

不过,若没有正当理由,仅因其他不合理因素拒绝,就不合法。此时申请人可向决定机关提出异议,要求说明理由;也可向上级机关反映,申请复议。

三、符合条件却不给取保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不批准,不一定违反法律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存在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情形,可取保候审。不过,司法机关有自由裁量权,除考量法定条件,还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

比如,虽嫌疑人符合条件,但案件侦查需其配合,或存在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社会危险性,司法机关可不批准。若认为符合条件却未获批准,可通过书面申请复议,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司法机关重新审查决定。

当探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不给取保该怎么办时,其实还有相关的情况值得关注。一方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嫌疑人或其家属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检察院等相关部门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查取保申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律师,由律师依据法律规定,为嫌疑人争取合法权益,律师可以通过提交法律意见书等方式,阐述符合取保的理由。如果你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不被允许取保,或者在申诉、聘请律师等后续流程中存在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57次阅读
  •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4-09-03 1268次阅读
  • 2024.09.29 1891次阅读
  • 311次阅读
  • 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有:1、对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2、由于行为人犯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有危害的;3、由于行为人的羁押期限届满,但是未结案,必须要取保候审的;4、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等。
    2024-10-05 1192次阅读
  • 2024.10.14 1691次阅读
  • 2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取保候审适用于以下情况: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嫌疑人或被告人;2.虽可能判有期徒刑,但取保后不致危害社会;3.因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而需特殊照顾者;4.羁押期满而案件未结,需继续审理的。这些情况下,取保候审能保障当事人权益,同时确保案件顺利进行。
    2024-07-10 1134次阅读
  • 2024.09.27 1142次阅读
  • 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