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索贿不给是否看作受贿未遂

索贿不给是否看作受贿未遂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5 · 1287人看过
导读:索贿时,即便行贿人未实际给予财物,受贿人仍构成受贿罪既遂。索贿是受贿罪表现形式之一,主动性强且严重侵犯职务。受贿人实施索贿行为,受贿实行行为即完成,不以实际取得财物为既遂标准,因其本身就破坏公职人员职务。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向乙索贿遭拒,甲仍构成既遂,体现法律对索贿的严厉规制。
索贿不给是否看作受贿未遂

一、索贿不给是否看作受贿未遂

索贿时,即便行贿人未实际给予财物,受贿人仍构成受贿罪既遂,而非未遂。

索贿是受贿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对职务的严重侵犯性。只要受贿人实施了索贿行为,就意味着其受贿的实行行为已经完成,受贿罪即告既遂。因为索贿行为本身就破坏了公职人员的职务,不以是否实际取得财物为既遂标准。比如,国家工作人员甲向乙索贿,乙拒绝,甲的索贿行为已构成受贿罪既遂,而非未遂。这是基于索贿行为的特殊性及对法益侵害的实质性来认定的,体现了法律对索贿这种严重受贿行为的严厉规制。

二、索贿未得逞情况下算受贿未遂吗

索贿未得逞算受贿未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索贿是受贿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当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索贿时,其已着手实施受贿犯罪行为,如果因被索贿人拒绝、未取得财物等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际获得财物,就属于受贿未遂。对于受贿未遂,依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索贿遭拒后索贿者能否认定为受贿未遂

索贿遭拒,索贿者一般可认定为受贿未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其中,索贿是受贿的一种表现形式,且索贿无需“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要件。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索贿者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已着手实施受贿犯罪行为,而因被索贿人拒绝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际取得财物,未满足受贿罪既遂“取得财物”的条件。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认定为受贿未遂。对于受贿未遂,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探讨索贿不给是否看作受贿未遂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法律对此的判定标准。若行贿人因种种原因未满足索贿者的要求,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受贿未遂。一方面,要看索贿者是否已经实质性地利用职务便利为行贿人谋取利益,即便未实际收受财物;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整个行为过程中的具体情节。如果对索贿不给这一复杂法律情形下的受贿认定仍有疑问,比如不清楚相关证据如何收集、法律适用上还有困惑,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具体情况为你详细解读,帮你理清法律关系,消除疑惑。

网站地图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 467次阅读
  • 相对于受贿罪这一罪名,索贿未遂的罪责往往较为轻微。索贿未遂所代表的意义在于,该行为并没有最终达成预期的目的,因此在社会危害性方面也相对较低。然而,受贿罪则是指行为人已经切实地实施了受贿行为,且满足了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构成要件。然而,具体的量刑标准仍需要结合多重因素进行考量,例如索贿的金额大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等。
    2024-09-04 963次阅读
  • 2024.02.26 1703次阅读
  • 444次阅读
  • 对于国家公职人员而言,若存在向他人索取财务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形中均可视为犯有受贿罪。受贿罪具体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其职务上所拥有的权力和便利条件,向他人索要或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从而为他人谋求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定义中,"索取"的含义并非仅限于实质上给予他人实际的物质好处,而是泛指任何试图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无论该索取行为是否最终成功,即便未达到预期目的,亦足以构成本罪。
    2024-09-06 877次阅读
  • 2024.03.01 2906次阅读
  • 402次阅读
  • 索贿罪作为受贿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之规定,对于实施索贿者,应予从重处罚给予严厉打击。此意味索贿行径在法律层面被视同为受贿罪的一种加严重形,需按照受贿所得金额及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惩处。因此,索贿罪与受贿罪虽有密切关联,但根据情节轻重的差异,可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2024-09-06 1035次阅读
  • 2024.03.01 1552次阅读
  • 392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