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哪些方式

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哪些方式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3 · 1900人看过
导读:在调解协议涉及的财产分割方面,有多种情况及处理方式。一是协议分割,双方应按约定,遵循平等、公平等原则自愿真实分配财产;二是若一方不履行协议条款,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三是若发现调解时遗漏共同财产,一方能起诉要求分割;四是因欺诈、胁迫致协议不公,受损害方可在法定期限内起诉重新分割。
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哪些方式

一、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有哪些方式

1.协议分割:双方按调解协议里财产分割的约定,自愿、真实地分配财产,要遵循平等、公平、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

2.强制执行:要是一方不履行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法院会按法定程序强制分割财产

3.遗漏财产处理:若发现有调解时没涉及的共同财产,一方能起诉,要求分割遗漏财产。

4.协议变更撤销:要是因欺诈胁迫让财产分割协议不公平,受损害方在法定期限内可起诉,要求重新分割。

二、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方式是否受法律限制

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方式通常不受严格法律限制。在调解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可基于自愿、平等原则,就财产分割进行协商,达成双方认可的分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是实物分割、变价分割、作价补偿等,还能对财产归属、分配比例等进行自由约定。

不过,该分割方式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比如,不能通过分割财产逃避法定义务,像恶意转移财产以躲避债务;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若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重新分割财产。

三、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有法律效力

调解离婚后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通常具有法律效力。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该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司法实践中,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履行。并且,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会制作成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拒绝履行时,另一方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不过,若能证明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

当探讨调解离婚后分割有哪些方式时,除了正文提到的常见分割途径,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分割后的财产过户问题,不同类型的财产过户手续和要求各异,像房产过户需要办理一系列产权变更登记等。另外,财产分割可能还涉及到债务的分担,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该如何合理划分也是关键。这些都是与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紧密相关的问题。若你在调解离婚后财产分割方式的选择、后续手续办理或债务处理等方面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