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窃行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通常来说,按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到三千元以上,就会达到盗窃罪立案标准。各地区能依自身经济和治安情况,在这个范围内定具体数额标准。
还有特殊情况,即便没到上述数额,也会立案。像曾因盗窃被刑事处罚、一年内因盗窃受行政处罚等多种情形。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就会以盗窃罪立案追究。
二、偷窃行为达到何数额可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通常,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即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可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此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论数额多少,都可追究刑事责任。
三、偷窃数额未达立案标准会受何法律处罚
偷窃数额未达立案标准,不构成盗窃罪,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这里的情节较重一般包括多次盗窃、在公共场所扒窃等情形。若有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违法行为,或有立功表现等情节,可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当我们探讨偷窃行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时,除了明确基本的立案标准,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偷窃财物后若进行销赃,这一行为可能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又有其独立的判定标准和量刑规定。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如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即便未达到普通的立案数额标准,也会被认定为犯罪。你是否遇到过与偷窃相关的复杂状况呢?要是你对偷窃行为的定罪量刑、后续法律流程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