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谅解书在什么时候写
谅解书常见于刑事案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和解后写的。我曾见过这类案子,和解后谅解书作用挺大。
从时间上,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都能出具。我了解到,侦查时它能影响强制措施选择;审查起诉时,检察院会参考它决定是否不起诉、给出量刑建议;审判时,法官量刑会考虑,可能从轻处罚。
通常建议双方赔偿等谈好并履行完,尽快写好交付,能更好帮嫌疑人、被告人争取轻判。
二、谅解书书写时间对量刑有何影响
谅解书书写时间对量刑存在一定影响。
若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出具谅解书,司法机关能更早了解加害方已取得被害方谅解这一情节。在此阶段犯罪嫌疑人可能被认定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较大机会获得取保候审,并且在后续量刑建议中,检察官可能因谅解情节建议从轻幅度更大。
而在审判阶段出具谅解书,虽然同样能作为从轻量刑的依据,但由于审判已临近结果确定,从轻幅度可能相对有限。不过,法院依然会将其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刑罚量。
总体而言,谅解书出具越早,越能体现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态度,对量刑从轻的影响可能越大。
三、谅解书在刑事案件哪个阶段写合适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写都合适,但各有特点。
侦查阶段写谅解书,对犯罪嫌疑人很有利。此时若被害人出具谅解书,公安机关可能认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从而撤销案件;即便继续侦查,也会在呈请检察院批捕时,将此作为是否有逮捕必要的参考。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综合考量全案证据和情节。谅解书可让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降低,有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在起诉时提出从轻量刑建议。
审判阶段提交谅解书,法官在量刑时会将其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予以考虑,对被告人量刑有利。
总之,只要在判决宣告前取得谅解书,都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处理产生积极影响。
当探讨谅解书在什么时候写时,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谅解书通常是在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赔礼道歉并取得被害人一定程度的原谅之后书写,但有时也会存在赔偿与谅解书签订顺序的问题。比如是先签订谅解书再赔偿,还是先赔偿后签谅解书,这对双方权益保障有不同影响。先签谅解书可能存在犯罪嫌疑人后续不履行赔偿承诺的风险,而先赔偿再签则可能让被害人在签谅解书时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如果您在谅解书的书写时间、签订顺序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让困惑继续,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