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妨害公务罪能不批捕吗

妨害公务罪能不批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0 · 1619人看过
导读:妨害公务罪存在不批捕的可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时会综合考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若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或存在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刑等法定免究刑责情形,可不批捕。另外,嫌疑人有自首、立功表现,真诚悔罪,采取取保、监视居住措施足以防社会危险的,也可能不批捕。
妨害公务罪能不批捕吗

一、妨害公务罪能不批捕

妨害公务罪存在不批捕的可能。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会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犯罪事实、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综合判断。

若犯罪嫌疑人实施妨害公务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不批捕。

此外,若犯罪嫌疑人虽涉嫌妨害公务罪,但有自首立功表现,真诚悔罪,且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能不被批捕。

二、妨害公务罪在何种情形可不提起公诉

根据法律规定,妨害公务罪存在几种可不提起公诉的情形。其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依照《刑事诉讼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此时检察院应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检察院可决定不起诉。其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因特赦已免去相关刑罚,检察院也不会提起公诉。其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妨害公务罪虽不属于此类,但可类比这种告诉才处理的原则逻辑。最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无法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检察院会作出不起诉决定。

三、妨害公务罪满足哪些条件可不批捕

依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涉嫌妨害公务罪在以下条件下可不批捕:

情节显著轻微:若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检察院应作出不批捕决定。如因误会与执法人员发生轻微拉扯,未造成执法活动严重阻碍和人员伤害。

证据不足: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妨害公务行为,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无法排除合理怀疑,检察院会因证据不足不批捕。

无社会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虽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也可不批捕。比如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立功表现,且平时表现良好,事后积极认错悔错。

在探讨妨害公务罪不捕捕吗这个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是否能不被批捕,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值得了解。比如,如果嫌疑人最终被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会面临怎样的量刑标准,这与案件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另外,若在妨害公务的过程中,造成了执法人员的人身伤害,在民事赔偿方面又该如何界定和处理。这些都是在理解妨害公务罪相关法律问题时可能会遇到的拓展内容。要是你对妨害公务罪不捕捕吗以及相关拓展问题仍有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