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17 · 1684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倘若遭遇医疗事故矛盾纠纷,那么患者及其亲属应首先尝试与医院方面协商解决问题,如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赔偿协议,便应遵照协议约定赔偿;而若协调无果,可在获取充足相关证据后,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此来保障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一、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面对医疗事故的情况,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当涉及到医疗事故纠纷时,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首先尝试与医院方面协商寻求解决之道,若双方能够就赔偿事宜达成共识并签订相应协议,便依照协议内容执行赔偿程序。若依旧无法取得一致观点,可在充分搜集和整理好相关证据之后,通过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妥善解决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发生医疗事故,有哪些赔偿项目

医疗事故赔偿款项如下:

首先是医疗费用,该金额依据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而产生的具体医疗费用来确定,并需提供相关单据,但请注意此费用并不包含原发性疾病的医疗费用。

在案件结束之后,倘若确需继续接受治疗,则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其次是误工费,对于具有稳定收入的患者,我们将根据其因为医疗事故导致的误工而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

至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患者,则依据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的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估算。

再次是住院伙食补助费,这部分费用的计算标准为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水平。

此外,还有陪护费,这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他人陪护时产生的相关费用,将按照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的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衡量。

最后是残疾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费用,其中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要考虑到伤残等级以及医疗事故发生所在地区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用。

同时也包含了残疾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等相关开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生医院会怎么处理

在涉及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医院对于涉事医生的处理方案将主要根据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来说,可能会采取以下几种常见措施:首先,院方内部将开展深入调查,力求明确责任归属。若经认定医生确有过失,则可能承受纪律处分,例如训诫、罚款乃至暂时停止参与临床工作等。更为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的处罚。与此同时,医院也可能会强制要求涉事医生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旨在提升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关于民事赔偿部分,倘若患者有意提起诉讼并索求赔偿金额,那么医院在承担起相应赔偿责任之后,可能会依照内部管理规定对有严重过错的医生进行适度的追责。总的来说,对于这种事宜的处理方法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并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章制度。

面对医疗事故,应对策略如下:首先,患者及家属应与医院协商,尝试达成赔偿共识并签订协议。若协商无果,可搜集整理相关证据,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在此过程中,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至关重要,以确保法律程序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持冷静、理智处理,避免情绪化行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网站地图

医疗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医疗事故责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