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自诉 >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2 · 2509人看过
导读:职务侵占罪首先属于公诉案件范畴。顾名思义,侵犯公私财物权利的犯罪通常由国家机关代表公众向司法机关提出起诉,性质上规定为公诉案件。然而,另有一种名为“侵占罪”的犯罪行为,却属于自诉案件范畴。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

一、职务侵占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类型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

"职务侵占罪"乃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类型也。具体而言,"职务侵占罪"丰富了公诉案件的种类,而"侵占罪"则属于由个人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自诉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仅限于公司、企业或其它相关单位的员工,这些人员通常并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

然而,"侵占罪"的主体范围广泛得多,包括所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职务侵占是自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职务侵占罪并不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而是典型的公诉案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刑事案件大致可以分为自诉案件、公诉案件以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上诉抗诉案件与申诉案件等多个类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家刑事司法机构都会主动介入此类案件中,而报案或举报则通常由受害者或公众进行。为了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身份,调查人员会收集关于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等关键性证据材料。同时,还需确保获取的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通过使用其职务便利获得的财物。另外,通过调阅财物账目的方式,获取关于犯罪对象与金额等重要信息,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完成相应的审计鉴定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职务侵占案的全部款项均已退回,但仍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和判决。因为职务侵占属于行为犯,且属于公诉案件,一旦实施了侵占行为,即宣告危害后果业已生成。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否退还所获财产,都需要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至于量刑基准,则主要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例如,当涉嫌的侵占金额达到较大数额时,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如若犯罪份子存在退赃、退赔行为,且能结合犯罪性质、该行为对损害结果补充程度以及退赃、退赔金额及其主动性等多种因素予以综合考量的话,可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惩罚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职务侵占是侵犯财产吗

职务侵占这一犯罪行为被视为对财产权益的严重侵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职务侵占罪特指公司、上级企业或其他特定单位中的员工,他们利用自己职务上所拥有的权力和便利,将本应属于单位所有的财务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违法行为。该种犯罪行为的核心特征在于行为人利用了其职务所赋予的对本单位财物进行管理和处理的优势地位,从而实施了侵吞单位财物的不法行为。这种类型的犯罪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本单位的财产利益,还导致了单位资产的流失。在法律实践中,针对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需要全面权衡侵占财物的价值、侵占方式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值无疑是构成此罪的关键要素之一。

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与自诉案件如侵占罪不同,其犯罪主体限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而非国家公职人员。侵占罪则适用于所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