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吗

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7 · 6349人看过
导读:签了谅解书,虽然不能完全不用坐牢,但通常能让法官在量刑的时候手下留情,从轻处罚。法官判刑主要看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如果罪行确凿,而且很严重,谅解书或许能让刑期变短,但该坐牢还是得坐牢。
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吗

一、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

签署谅解书之后,原则上仍然存在着被判刑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谅解书对于量刑过程中往往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谅解书明确表现出受害者对于犯罪嫌疑人所犯错误的宽容态度,法院在进行判决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减轻对其的惩罚。但是,关于是否应当判处刑罚以及具体的刑罚程度究竟如何,这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性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果犯罪事实清晰明了,证据确凿无疑,并且犯罪行为已经达到必须要判处刑罚的标准,那么即使有谅解书的存在,犯罪嫌疑人仍然有可能面临刑事审判,只不过刑期可能相对于没有谅解书的情况下有所缩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二、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律师解答中,签订谅解书之后,尽管这可能对被告在定罪量刑方面产生影响,但它并不足以成为免除刑事处罚的充分理由。

谅解书仅仅被视为主审法官对被告人进行适当减缓或减轻处罚的考虑因素之一,而并非法定的减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

当犯罪行为情节较为轻微时,被告才有可能获得免受刑事处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针对已经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请求。

而人民检察院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推荐意见;

犯罪情节轻微,且无需判处刑罚者,法院也有权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然而,这些并不免除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从宽处罚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

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针对性解答!

三、签谅解书后还用判刑吗

达成谅解协议的确可以对最终量刑产生影响,然而这并不能直接导致免除刑罚责任。谅解协议乃是受害人或其亲属对于加害嫌疑人为之表达宽容原谅的正式文书。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庭会视诸多因素为圭臬决定是否进行定罪与处刑,这些因素包括犯罪性质的深度、情节的恶劣程度、对社会造成的损害、被告方对自身罪责的认可度、是否存在主动投案立功表现等,以及受害者能否给予宽容和谅解等。若犯罪行为的情节相对轻微,被告方对自身罪行持有良好的悔过态度,并且成功获得了受害者的谅解,那么法庭或许会采取减轻或从轻处罚措施,甚至可能判处缓期执行等。然而,倘若犯罪行为的情节极其严重,或者被告方还存在其他需要加重处罚的情形,即便已经签署了谅解协议,法庭仍然有可能做出判决,施以刑罚。总而言之,达成谅解协议仅仅是影响量刑的众多因素中的一环,具体的裁决结果还需依据事例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得到更为精准的法律意见。

签署谅解书后,虽不绝对免除刑罚,但常对量刑有正面作用,体现受害者宽容,法院或酌情轻判。判决依据犯罪性质、情节及危害,若罪行确凿且严重,谅解书或能缩短刑期,但无法完全避免刑事审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