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案件追诉期从何时算起

刑事案件追诉期从何时算起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0.05 · 1271人看过
导读: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通常是从犯罪行为发生日开始计算的,即犯罪成立或者符合刑法构成要件的那一天。但是,对于持续或者连续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则是从行为终止的次日开始计算的。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平衡法律秩序和个案正义。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追诉时效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事案件追诉期从何时算起

一、刑事案件追诉期从何时算起

对于刑事案件追诉时效问题,一般情况下,法律所设定的有效期应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此处所谓“犯罪”之日,通常是指犯罪行为实际成立或被认定为满足刑法相关法规所提出的犯罪构成要件之时。

然而,若某项犯罪行为存在持续或连续的状态,那么其追诉期限便须自犯罪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二、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关于刑事案件的正式诉讼时效计算方式,我们以以下解读为准:

若法定最高刑法的量刑设定为低于五年有期徒刑,那么经过五年后,此案将不再具有继续追究的法律效力

同样地,如果法定最高刑在五年至十年间,正式诉讼时效则为十年;

若法定最高刑介于十年至二十年之间,正式诉讼时效则为十五年;

当法定最高刑法的量刑规定为无期徒刑死刑时,正式诉讼时效则为二十年。

然而,若在此后的二十年内该涉案人员被判定为必须继续接受追诉,相关部门仍需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

此外,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已经启动调查程序之后,或者在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受理之际,涉案人员若选择逃避调查或审判工作,则将脱离正式诉讼实效的限制条件。

当被害者在合法的诉讼时效内提出了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需要依法对此事件进行核实并立案,倘若未能按规定操作,则也将脱离正式诉讼实效的限制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在涉及刑事犯罪司法程序中,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是依据各类犯罪的法定最高罪行来确定的。换句话说,对于一般的犯罪行为而言,其所处的追诉时效期限如下所述:若某一犯罪所认定的法定最高刑期不足以判处五年有期徒刑,那么该犯罪将经过五年才能进入司法程序进行追究;倘若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的有期徒刑,那么此种情况下的犯罪需等待十年方可进入司法程序;如果某一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有期徒刑,则未经长达十五年的时间,该犯罪无法被提起诉讼;最后,当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时,此类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将长达二十年之久。然而,如果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对某一犯罪进行追诉,那么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能启动相关司法程序。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通常自犯罪行为发生日起算,即犯罪成立或符合刑法构成要件之时。但针对持续或连续的犯罪行为,其时效则从行为终止的次日始算,以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与合理。这样的规定旨在平衡法律秩序与个案正义,确保追诉时效制度的有效实施。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