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免于刑事责任谅解书出了还要负刑事责任吗

免于刑事责任谅解书出了还要负刑事责任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0 · 1798人看过
导读: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拿到了谅解书,也不能免除刑事责任,不过这可能会影响量刑。具体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谅解书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但不是免除刑事责任的唯一条件。就算在特别严重的犯罪案件中,即使当事人获得了受害者或家属的谅解,也还是得承担刑事责任。
免于刑事责任谅解书出了还要负刑事责任吗

一、免于刑事责任谅解书出了还要负刑事责任吗

在特定情形之下,即便已经取得了免除刑事责任的正式谅解书,仍然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尽管这将对其量刑产生较大影响。

然而,要判定刑事责任的具体归属,需要全面审视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所带来的危害后果等诸多要素。谅解书虽然常常被视为减轻处罚的重要依据,但并不能完全豁免刑事责任。例如,在某些严重的犯罪案件中,即使得到了受害者或家属的谅解,由于其罪行的严重性,当事人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在特定情形下,即便获得谅解书,也可能需承担刑事责任,尽管这可能影响量刑。刑事责任判定需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多方面因素。谅解书虽是减轻处罚的依据,但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在严重犯罪案件中,即使得到受害者或家属谅解,当事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二、免于刑事责任是否有案低

涉及到免受刑事处罚的情况下,当事人仍然可能留有案件记录。

所谓“免于刑事处罚”,实际上是指法院已判定某种行为构成了犯罪,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决定不对该行为人实施严厉的刑事惩罚措施。

尽管未能施加刑事制裁,但经历过的犯罪行为依然将会被记录在案,留下所谓的"案底"。

然而,免于刑事处罚并不等同于完全免除了被告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这一点可以从执行免于刑事处罚之前必须先确定被告人存在犯罪事实的前提条件上予以充分理解与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的司法实践之中,即使免于刑事处罚并非具有刑罚的性质与效力,它也仍是刑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无法取代的法律中介作用。

《刑法》第三十七条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三、免于刑事责任是无罪吗

在法律领域内,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概念实际上并非等同于毫无罪责之意。它所涵盖的内容具体为,即使某个犯罪嫌疑者的行为已经符合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要件,然而考虑到诸如罪犯行为情节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较低,或者因主动投案自首并立有重大功劳等特殊法定情形存在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决定不再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无罪则代表着该犯罪嫌疑者的行为根本无法被评价为犯罪行为。值得您熟记在心的是,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罪犯无需承担任何其他法律责任,比如因犯罪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对于如何对具体案件作出准确的判定以及采取何种恰当的处理方式,都必须结合每个案件的不同细节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在特定情形下,即便获得谅解书,也可能需承担刑事责任,尽管这可能影响量刑。刑事责任判定需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多方面因素。谅解书虽是减轻处罚的依据,但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在严重犯罪案件中,即使得到受害者或家属谅解,当事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