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款无法偿还是否构成犯罪

借款无法偿还是否构成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15 · 1406人看过
导读:当借款人无法还款,纠纷通常走民事途径解决,非刑事问题。如借款之初即有意不还,可能构成欺诈。持续逃避已生效法律判决的借款人,则可能面临拒不执行判决罪。
借款无法偿还是否构成犯罪

一、借款无法偿还是否构成犯罪

遇有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之义务时,此类事项通常以民事纷争来加以处理;

在性质上属于民事纷争,自然而然也就不再涉及到严重的刑事犯罪问题了。

但是,若借款人在起初借取款项之际便已经预谋不归还,那么这笔借款很可能被视为欺诈行为

另外,那些经过债权人依法提起诉讼后具备完全支付能力,却仍然设法逃避债务的借款人,甚至可能触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仲裁裁决罪名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借款无法偿还怎么办

对于涉及欠款问题的纠纷解决方法,建议采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法律诉讼的途径。

首先,应认真撰写一篇具有逻辑性、阐述清晰的起诉状

倘若在撰写起诉状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选择采用口头的形式进行起诉,但需要注意的是,确保口述内容详细、准确;

后续流程应当携带相关证据以及起诉状前往人民法院,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诉讼费用

法院在收到原告递交诉讼材料及费用后,会对其展开初步审核工作,随后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正式受理。

在经过相关程序之后,最终由合议庭展开开庭审理

在审判阶段,法院将会依据相关法规、原则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裁决。

若被告在法院裁决之后仍然未能履行还款义务,则原告方有权向上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遇有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之义务时,此类事项通常以民事纷争来加以处理;

在性质上属于民事纷争,自然而然也就不再涉及到严重的刑事犯罪问题了。

但是,若借款人在起初借取款项之际便已经预谋不归还,那么这笔借款很可能被视为欺诈行为。

另外,那些经过债权人依法提起诉讼后具备完全支付能力,却仍然设法逃避债务的借款人,甚至可能触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仲裁裁决罪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