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名誉权诉讼时效的最长时效是多久

名誉权诉讼时效的最长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0 · 1567人看过
导读:名誉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因名誉权持续受损,诉讼时效中断后不受三年限制。若超过二十年未起诉,法院不予受理。但如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错过期限,法院可酌情延长。
名誉权诉讼时效的最长时效是多久

一、名誉权诉讼时效的最长时效是多久

关于名誉权之争议的讼时效设置为整整三年,自被侵权者知晓侵权事实之日开始计算。

然而,鉴于名誉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权益,因此在侵权行为发生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制度时,便无需受三年诉讼时效期限的束缚。换言之,当某项权利遭受侵害之后经过超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才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受理和裁决。当然,如果存在任何特殊情形,例如当事人不可抗力等原因错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人民法院仍可依据当事方的申请酌情考虑给予适当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名誉权是第几条法律

关于名誉权的相应法律依据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每个自然人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皆依法拥有名誉权。请注意,在任何场景中,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尊重他人的名誉权,绝对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不当手段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此指出,名誉主要体现了民事主体在道德水平、声誉影响力、个人才干以及信誉度等方面的社会评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