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绑架罪来自哪本书

绑架罪来自哪本书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8 · 1413人看过
导读:绑架罪定性关键:侵犯复合客体,包括人身自由、健康生命权及财产权。行为需以暴力、威胁或非法手段劫持他人。犯罪主体普遍,非特定人群。主观上,行为人须有直接故意,勒索赎金或扣为人质为目的。
绑架罪来自哪本书

一、绑架罪来自哪本书

关于绑架罪之认定的解析如下:首先,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乃是一个复合性质的客体,既包括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健康与生命等基本人权,同时还包括了公共财产私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权益。其次,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展现出以暴力手段或威胁方式,或者通过其他非法途径来实施绑架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再者,犯罪主体应为一般的自然人,而非特定身份的人群。最后,从主观层面来看,绑架罪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具备直接的故意心理状态,且其犯罪动机往往是为了勒索钱财或者扣押人质,以此作为要挟的筹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属于刑法第几章

对于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三点来看待:

首先,从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对象来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进行恐吓的对象以及最后获取财物的对象,往往是同一个人或组织;但是在绑架罪中,行为人所进行恐吓的对象以及最后取得财物的对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或组织。

(2)在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所提出的如果不答应要求就使用暴力的威胁,并非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反之,在绑架罪中,这个威胁往往是在现场、即时已经实施了强制行为。

(3)在敲诈勒索罪中,作案者通常不会直接把受害人带走,并隐藏起来加以控制;

然而在绑架罪中,作案者会强行将受害人带走并加以隐藏、控制。

其次,从法律规定的客观要件来看,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敲诈勒索罪中,敲诈方威胁对方时,可能提及使用暴力,这时他们声称的仅仅是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在绑架罪中,威胁的内容如果涉及暴力行为,那么在当下、现场就必须立即采取这类措施。

(2)在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不会直接将受害者掳走并加以隐藏;然而在绑架罪中,这是他们惯常的做法。

最后,从犯罪所触及的客体来看,两者也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尽管绑架罪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但它主要关注的却是他人的人身权益。因此,我国《刑法》将绑架罪归类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对于初犯者,起刑点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并且可以附加罚金或没收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种刑罚设置中,没有关于勒索钱财数额多少的限制。(2)相较之下,敲诈勒索罪虽然也会对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胁,那只是次要重点。因此,刑法将这种犯罪归入侵犯财产罪行列,并且刑罚相对温和,起刑点为管制,最重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能同时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此外,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素之一便是要求勒索的财物数量达到“数额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绑架罪的法律定性问题,其关键在于:此种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是多重客体,其中包括了人身自由权、健康和生命权利以及财产权益等多个方面。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行为人必须采用暴力、恐吓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来强行拘禁他人。此外,绑架罪的犯罪主体并不具有特定性,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之中。而在主观层面上,行为人必须具备明确的故意心态,并且其犯罪动机往往是为了勒索赎金或者将被害人作为人质进行控制。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467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是指为了勒索钱财而非法拘禁或挟持他人为人质的行为。该法律未提及自我绑架的情况。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自我绑架不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勒索目的应针对他人,且绑架罪通常涉及第三方作为对象。因此,依现行法,自我绑架不构成绑架罪。
    2024-09-06 1108次阅读
  • 2024.06.13 377343次阅读
  • 349次阅读
  • 在法律上,自我绑架不构成绑架罪。 绑架罪特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他人绑架或劫持的违法行为,目标通常非本人。 自我绑架不涉及对他人勒索或非法要求,因此不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简言之,自我绑架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绑架罪。
    2024-09-06 1195次阅读
  • 2024.08.26 1318次阅读
  • 321次阅读
  • 在通常情况下,绑架自己的配偶同样会被判定为绑架罪。即便是在婚姻关系中,若一方违反了对方的主观意愿,通过使用暴力、恐吓或其他强制手段来限制其人身自由,并且还向第三方勒索财产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那么这便符合了绑架罪的所有构成要素。从法律角度来看,每个人的人身权益都是独立平等的,而婚姻关系本身并不应成为免除犯罪责任的借口。
    2024-09-16 1184次阅读
  • 2024.08.23 1827次阅读
  • 31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