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违约 > 法院调解后被告不按时付款怎么办

法院调解后被告不按时付款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5 · 5241人看过
导读:法院调解后,被告未履行付款义务,原告可向原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如判决仍不被执行,原告可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可能构成犯罪,面临法律制裁。同时,法院可查询被执行人金融资产信息。
法院调解后被告不按时付款怎么办

一、法院调解后被告不按时付款怎么办

在法院调解协议期限届满之后,若对方未能按照约定履行付款义务,当事人可选择向该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倘若法院裁判依然无法得到对方的尊重与履行,当事人可依法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以确保自身权益得以实现。当被执行人有拒不履行法院判定之行为时,若情节严重,甚至可能引发刑事犯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从而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此外,若被执行人违反执行通知书上所载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相关机构查询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如储蓄存款、债券投资、股票持有以及基金份额等详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法院调解后对方没履行按时还款怎么处理

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经过了人民法院的协调与调解,但对方并未按期偿还所欠款项,您有权依据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法院将依据具体情况,对被执行方的财产进行相应的扣押、冻结、划拨以及变价等处理措施。同时,人民法院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其所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和变价的财产,均不得超过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法院合法采取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在经过法院调解之后,倘若被告未能按约定履行相关支付义务,原告方有权向原审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弥补其损失。若经再度审判后,被告仍然未能履行判决书所规定的义务,那么原告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有拒绝履行的行为,这将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并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与此同时,法院也有权对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状况进行查询和了解。

网站地图

合同事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

合同违约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违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