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复议 > 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4 · 1735人看过
导读:行政复议期间,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当事人的行为通常不会影响行政处罚的生效和执行。自然人或法人如对行政处罚决定有异议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仍会执行。
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一、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复议不会影响到行政处罚的生效和执行。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如果自然人或法人对于特定行政处罚决定持有异议,意图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进行救济,在这期间,相关的行政处罚仍然会持续执行,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予以豁免。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不影响行政处罚的执行。

法律另外规定的可以停止执行行政处罚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吗

在行政复议程序进行过程中,行政行为通常不会被终止或暂停实施,然而,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形时,行政行为将不得不暂时停止执行:

首先,被申请方认为有必要叫停此项行政行为;其次,如果行政复议机关也觉得应该暂停该行政行为以便进行深入审查;再次,若申请人提出申请并得到行政复议机关的认可,此时也可能需要暂缓执行该行政行为;最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存在某种特殊情形时,亦可援引法律条文来暂停执行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复议期间当事人哪些行为不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行政类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

行政复议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复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