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逃逸后自首,无能力赔偿怎么处理

交通逃逸后自首,无能力赔偿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0 · 1486人看过
导读:发生交通事故且责任人逃逸无法赔偿时,受害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非货币财产。若责任人无财产可执行,程序暂停,待其恢复财产后继续执行。 此外,责任人可通过提供劳动服务代替金钱赔偿,双方达成协议并经法院备案后生效,接受受害者及法庭监督。
交通逃逸后自首,无能力赔偿怎么处理

一、交通逃逸自首,无能力赔偿怎么处理

在发生交通事故并且责任人逃逸且无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如若责任方拥有非货币形式的财产,相应受害者或权利人有权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

其次,无论何时,权利人都应优先考虑提起强制执行请求,以便法院执行局对责任人是否具备履行赔偿义务的能力进行确认;若法庭认定责任方确实无法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便可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等待责任方再次积累财产并恢复执行

另外,即使责任人无力偿还财产补偿,也可以通过提供劳动服务来替代金钱赔偿,只需双方达成协议并经书面签署确认后,即可递交法院备案,同时接受受害者及法庭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劳动力贡献作为偿付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交通逃逸重伤二级判几年

肇事逃逸导致他人重伤二级者,其犯罪行为将被判定为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肇事逃逸行为,即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酿成严重事故(例如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使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并在事后逃离现场的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肇事逃逸导致他人重伤二级,通常应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倘若在道路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并致使无力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那么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肇事者的非货币类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如若肇事者的确无可供执行之财产,相关程序应予以暂时停止,直至其具备还款能力之后再次启动并持续执行。除此之外,肇事者还可考虑以提供劳务服务来替代直接的现金赔偿,双方需就此达成共识并经过法院的正式备案后方能生效,同时接受受害人和司法机关的严格监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