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

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01 · 1857人看过
导读: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轻微犯罪、真诚悔过、无再犯危险且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可能获缓刑。对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75岁以上老人或孕妇,符合条件也应考虑缓刑。但犯罪性质恶劣、刑期超三年或多次寻衅滋事者,缓刑可能性极小。
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

一、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若犯罪行为性质较为轻微,当事人存在着诚恳忏悔的态度,同时并无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性,且在宣告缓刑之后不会对其生活所在地的社区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便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判决结果。

另外,针对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人员,倘若此类犯罪人为未满18岁的青少年、年龄达到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正在孕期的女性,那么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也应考虑给予缓刑的判决。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犯罪行为性质极其恶劣,刑期超过了三年,或者是多次犯下寻衅滋事罪行,那么在通常情况下,争取缓刑的可能性将非常渺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可以假释

1、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2、寻衅滋事构成犯罪被判处拘役后,不能假释,只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才是假释的对象。

2、寻衅滋事构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可以假释。不过一般寻衅滋事判处有期徒刑年数较低,假释的必要性相对也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