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打劫判刑多少年是正确的?

打劫判刑多少年是正确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891人看过
导读:打劫判刑多少年需要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抢劫行为的严重程度处理,如果是行为人实施了一般的抢劫行为的,此时就是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是存在法定刑加重情形的,例如入户抢劫等等,就会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的抢劫罪的量刑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打劫判刑多少年是正确的?

一、打劫判刑多少年是正确的?

抢劫判刑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定刑加重规定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取保候审结束后的流程怎么走?

取保候审结束后的流程是: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并阐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出现违反义务的情况。

2、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

4、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办案人员要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至此,解除手续办理完毕。

三、抢劫罪抢夺罪的区别有哪些?

1、侵犯的客体不同。

(1)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2)抢劫罪除了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还侵犯人身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1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

(2)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务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

(3)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

3、应当注意区分行为人在抢夺财物的过程中造成被害人伤害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趁人不备夺取他人的项链而造成被害人颈部动脉血管受伤,或者夺取他人手中财物而只是被害人跌倒摔伤。在这种情况下是认定为抢劫罪还是认定为抢夺罪,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其一,要看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和使用目的。

(2)其二,要看伤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为之。

(3)其三,如果行为人行为前本来并没有计划适用暴力手段夺取财物,此时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因此,此时行为人的犯意已经发生了转化,其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打劫判刑多少年需要由人民法院综合行为人所实施的抢劫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的量刑情节等因素处理,如果是行为人存在自首立功等减轻情节的,就会被减轻处罚。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477次阅读
  • 正确打借条应包含的内容有: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2024-03-01 1406次阅读
  • 2023.06.02 1575次阅读
  • 499次阅读
  • 认定抢劫罪的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4-02-22 1245次阅读
  • 2023.03.01 1638次阅读
  • 392次阅读
  • 认定抢劫罪的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4-02-25 1196次阅读
  • 2023.05.10 1264次阅读
  • 37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