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4 · 2917人看过
导读:刑事案件诉讼时效并不是固定的,根据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才能准确分析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比如法定量刑标准最高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最长是5年,如果量刑标准可能超过10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15年。

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分析。

刑法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刑事案件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形有哪些?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刑事案件超过追诉时效怎么办?

超过追诉时效应该撤案处理,一般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刑事案件追诉期限内嫌疑人拒不认罪可以定罪吗?

可以定罪,在刑事案件中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五、刑事案件追诉期限内检察院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六、刑事案件追诉期限内满足哪些条件可提起公诉?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七、刑事案件追诉期限内法院审理流程有哪些?

1、审理前由书记员确认各方到庭并宣读法庭规则。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等。

3、法庭通过发问以及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

4、控诉方与辩护方进行辩论。

5、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6、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实际上不同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都不一样,一般的刑事案件超过追诉时效后就不可以在定罪量刑,即使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发现超过追诉时效也会撤案。看完本篇文章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