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投放危险物质罪该怎么认定?

投放危险物质罪该怎么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2767人看过
导读:投放危险物质罪该应当根据《刑法》当中规定的构成要件来进行判断,在客体上面必须侵害到公共安全,在客观行为方面必须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
投放危险物质罪该怎么认定?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该怎么认定?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标准是什么

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核心在于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具体来说:

1、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

2、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

4、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

(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

(2)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

(3)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危险的物质如果投放到社会公众当中,将会严重的危害到不特定人群的安全,危害公共安全,所以必须要对于这种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一般是按照《刑法》当中的投放危险物质罪进行定罪量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本罪行为人务必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4-02-22 1487次阅读
  • 2023.03.09 6853次阅读
  • 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的物品包括如下: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所谓毒害性物质,是指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导致疾病或者死亡的物质;3、所谓放射性物质,是指含有能自发放射出穿透力较强射线元素的物质。
    2024-02-27 873次阅读
  • 2023.03.01 7416次阅读
  • 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所谓毒害性物质,是指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导致疾病或者死亡的物质;3、所谓放射性物质,是指含有能自发放射出穿透力较强射线元素的物质。
    2024-02-19 1353次阅读
  • 2023.03.06 1638次阅读
  • 根据《刑法》第291条的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2-29 1009次阅读
  • 2023.03.10 14515次阅读
  • 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就可以被认定为是未遂犯。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即使是行为没有造成不特定的或者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但只要具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既遂。
    2024-02-28 1116次阅读
  • 2023.03.13 203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