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法律规定什么是债务转让

法律规定什么是债务转让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5845人看过
导读:债务人在与第三人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合同债务,部分或者全部转让给第三人承担的行为,就是债务转让的定义。也就是说,在债务转让中分为全部转让与部分转让两种情况,在全部转让合同债务给第三人之后,原债务人就会退出债权债务关系。
法律规定什么是债务转让

一、法律规定什么是债务转让

债务转让,是指合同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合同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承担的行为。债务转让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债务转让,使得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发生了变化,其会对债权人权益的实现带来影响,因此《合同法》第84 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转让,使得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发生了变化,其会对债权人权益的实现带来影响,因此《合同法》第84 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的,即使当事人就此订有债务转移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二、债权人不同意债务转让怎么办

不得发生债务转让,债务转让行为无效。

我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该条规定与民法通则第九十一条规定一样,都明确规定了由债务人将合同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时,债权人同意是债务转移生效的要件。债务转移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则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债务转移协议无效。无论是全部转移还是部分转移,对债权人均不发生效力,债权人有权拒绝第三人向其履行,且有权要求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进行债务转让的时候,债务人要与第三人之间达成债务转让协议。与此同时,债务人转让债务给第三人,因为涉及到债务清偿的问题,这会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法律中明确规定,必须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否则的话债务转让行为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债权债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债务纠纷相关

  • 378次阅读
  •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3、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024-10-13 1047次阅读
  • 2024.03.03 1568次阅读
  • 301次阅读
  • 债权债务转让法律规定是根据《民法典》规定执行,如下: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024-10-06 1024次阅读
  • 2024.02.19 1361次阅读
  • 330次阅读
  • 债权债务转让法律法规是根据《民法典》规定执行,如下: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024-10-17 1393次阅读
  • 2024.09.12 1334次阅读
  • 49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债务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