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同时犯数罪怎么计算追诉时效

同时犯数罪怎么计算追诉时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54257人看过
导读:“刑法”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处于连续或者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内又犯其他罪的,第一次犯罪的追诉期限,从以后犯罪之日起计算。

同时犯数罪怎么计算追诉时效

一、同时犯数罪怎么计算追诉时效

根据我国刑法第89条的规定,诉讼时效的计算可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起诉期限为“自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成立之日为犯罪成立之日。

2、对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计算:依照刑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犯罪行为连续或者连续的,追诉时效自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由此可见,对连续犯和连续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标准为“犯罪行为终止之日”。

二、延长诉讼时效

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我国检察时效的延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审判的犯罪分子,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逾期不起诉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不起诉,不起诉的,不适用起诉期限。

三、中止诉讼时效

我国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追诉期间内再行犯罪的,第一次犯罪的追诉期间,从以后犯罪之日起计算。这一规定指出,我国暂缓起诉的条件是,无论新犯罪的性质和刑罚的轻重,被追诉人在被追诉期间是否再次犯罪。根据刑法的这一规定,暂缓起诉时效后,时效开始的时间为“犯罪后之日”。所谓犯罪后之日,即犯罪成立后之日。

1、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要提起诉讼,有诉讼时效。在刑事案件中,有起诉的限制。第一次犯罪尚未经过追诉期限,第二次犯罪已经发生的,从犯罪发生之日起计算第一次犯罪的追诉期限。然后,这取决于这两种犯罪中哪一种有较长的起诉期。

2、在追诉期限内又犯其他罪的,第一次犯罪的追诉期限,从以后犯罪之日起计算。由连续犯组成的若干罪行之间必须保持连续性。这是构成连续犯罪的主观要件客观要素相互统一,形成综合的构成标准。我们认为连续性鉴定了大量的犯罪之间,是否应该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刑法基本原则,以反映故意犯罪和犯罪行为特征的对立统一连续的意图和主导的连续性犯罪作为标准,基于连续几个意图控制相同的犯罪故意,在一段时间内几个足以分开连续执行同一性质危险行为构成犯罪的,在几个犯罪之间存在连续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起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诉讼时效为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诉讼时效为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规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起诉期限为二十年。二十年以后,认为需要起诉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然后才能起诉。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