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经营管理 > 财务报的假账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财务报的假账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33095人看过
导读:如果构成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做假账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只是给予行政处罚,这点也是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种人是直接负责人。也就是违法行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这种的如果参与了那么也要追究刑事责任。
财务报的假账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做假账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国家法律对做假账的相关规定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财务报的假账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相关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第一种情况,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税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偷税行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那么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种情况,法人代表授意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操作的,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种情况,明知道单位有偷税的行为,法人代表并不制止。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法人代表没有参与违法行为,但明知道单位有偷税的行为不制止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追究法律责任人的区别有哪些

第一层次是:“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层次是:数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自然人要并处罚金。而对对单位则就采取了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进行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后,一般对单位的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而不再并处罚金。

如果是法人代表是涉嫌偷税漏税的那么作为行为直接的责任人这个时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是明知道有偷税和漏税的行为但是法人代表不制止但是知道有此行为却没参与的,也是要承认相应的责任的,所以一定要按时的缴税。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经营管理相关

  • 475次阅读
  • 制作虚假财务报表涉嫌犯罪,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涉及逃税、违规披露、妨害清算和虚假破产等罪名。妨害清算罪的认定需满足基本条件,如犯罪客体为公司企业法人,清算组成员与公司串通同样追责。行为须对公司、企业清算阶段造成重大损失才构成犯罪。
    2024-04-13 873次阅读
  • 2023.03.13 12044次阅读
  • 357次阅读
  • 行为人恶意报假警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报假警属于妨碍公安机关公务活动的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2024-02-23 1210次阅读
  • 2023.03.04 2676次阅读
  • 446次阅读
  • 虚假财务报表可能涉及公司、会计人员、中介组织人员等责任主体。若因公司行为导致,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和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会计人员若提供虚假报告,应承担侵权责任,行为恶劣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中介组织人员故意出具虚假证明文件也可能受刑事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责任人若提供虚假报告损害股东或公众利益,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总之,责任承担者广泛,责任性质和程度取决于行为和后果。
    2024-04-04 1300次阅读
  • 2023.03.03 3151次阅读
  • 41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经营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经营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