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车祸后是否只能向被告住所地起诉

车祸后是否只能向被告住所地起诉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8.02 · 1891人看过
导读:1、发生车祸当然可以向被告住所地起诉。2、但是也可以直接在侵权所在地法院起诉。3、在级别管辖上,下列交通事故纠纷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1、重大的涉外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3、重大的涉港、澳、台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一、车祸后是否只能向被告住所地起诉

1、发生车祸当然可以向被告住所地起诉。

根据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制度,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当交通事故案件存在数个被告的情况下,其中任何一个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

2、但是也可以直接在侵权所在地法院起诉。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结果发生地和侵权行为发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上述法院均拥有此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辖权。当交通事故的侵权行为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与原告住所地一致时,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3、在级别管辖上,下列交通事故纠纷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1)重大的涉外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3)重大的涉港、澳、台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

(4)诉讼标的今额大或者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经济纠纷案件。

二、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1、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的,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要你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

2、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的规定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伤情明显的,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伤情需要治疗的,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因为这时,受害人才知道被侵害了那些权利。伤情当时不能发现的,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当然,得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为交通事故所致。

3、对于交通事故,如果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没调解的自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第二天计算,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后双方参加调解的,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计算。如果没有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两年。对于二00四年七月一日后的交通事故, 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

发生车祸之后,当事人之间可能会因为赔偿问题产生纠纷,这个时候作为受害者一方,可以在规定的诉讼时效之内,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向肇事者索赔。而在一般情况下,原告是去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而被告住所地一般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文章

  • 根据车辆驾驶人是否是职务行为来划分。可分为:1、车辆驾驶人的行为是职务行为。2、车辆驾驶人的行为不是职务行为。3、车辆驾驶人是职务行为的。
    6369次阅读2022.08.17
  • 1、交通事故认定书。2、医疗费证据。3、误工费证据。4、护理费证据。5、交通费证据。6、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证据。7、营养费的证据。8、残疾赔偿金的证据。
    6860次阅读2022.08.16
  • 第一步:明确要“告谁”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第二步:拿到证据。第三步:合理要赔偿。
    3669次阅读2022.08.16
  •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注意事项1、谁是原告,有谁来主张权利。2、告谁,谁是被告。
    2731次阅读2022.08.15
  •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取1000-10000人民币。2、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具体依照以下比例分档、累计收取。
    140861次阅读2022.08.15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