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父母离婚小孩超过18岁应该怎么判

父母离婚小孩超过18岁应该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2019人看过
导读:父母离婚时,小孩超18岁一般不存在抚养权判决问题,因其已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孩子满18岁仍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要继续履行抚养义务。法院会综合考量父母抚养能力等因素,判决支付抚养费,这是解决孩子生活费用承担,而非抚养权判定。
父母离婚小孩超过18岁应该怎么判

一、父母离婚小孩超过18岁应该怎么判

父母离婚时,若小孩已超18岁,通常不存在抚养权判决问题。因为年满18周岁在法律上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自主生活的能力。 但如果孩子虽已满18岁,却因尚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继续履行抚养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孩子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判决父母支付抚养费。不过这并非是对抚养权的判定,而是解决孩子生活费用的承担问题。

二、父母离婚小三财产怎么分

小三并非婚姻关系当事人,在父母离婚时,小三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由父母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若有证据证明父母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小三,另一方可主张该赠与行为无效,要求小三返还财产。因为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该处分行为效力存疑。通过诉讼等合法途径,可让小三返还受赠财产,重新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进行分割。

三、父母离婚小孩的赔偿款给谁

父母离婚,小孩的赔偿款应归小孩所有。赔偿款是对小孩人身或财产权益受损的补偿,具有特定人身属性。 虽然小孩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管理财产,但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代为保管。父母有责任妥善管理赔偿款,确保用于小孩的生活、教育、医疗等合理支出,不得随意处分或挪作他用。若父母离婚,不直接抚养小孩的一方对赔偿款管理有监督权利。若直接抚养方滥用监护权,损害小孩财产权益,另一方可请求法院撤销其监护资格并重新指定监护人。

当探讨父母离婚小孩超过18岁应该怎么判时,要知道此时孩子已成年,一般不存在抚养权归属问题。但如果孩子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非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考虑合理的抚养安排。同时,关于孩子成年后的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要是你对这些后续涉及的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或者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细节,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精准且详细的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