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标准多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包括以下常见项目:
1.死亡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算。六十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按五年算。
2.丧葬费: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3.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4.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造成后果等因素酌定。
具体赔偿数额需结合实际情况计算,各地标准有差异。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几年有期徒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里的“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若在逃逸过程中,行为人再次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或杀害、伤害他人等行为,则可能构成其他犯罪,需数罪并罚。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量刑会综合考虑案件各种情节,如逃逸行为恶劣程度、被害人过错等,最终由法院依法判定。
三、交通肇事逃逸赔偿应注意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需注意以下几点:及时报警与取证: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应立即报警,保留现场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对方车辆信息、证人联系方式等,这有助于认定事故责任和后续索赔。明确赔偿项目: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等;造成死亡的,应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确定赔偿主体:除逃逸肇事者外,车辆所有人、保险公司等可能也需承担赔偿责任。如车辆投保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应在责任限额内赔偿。注意索赔时效: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应及时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协商与诉讼:可先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当探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标准多少时,这背后涉及诸多因素。除了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常规项目外,还需考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同时,赔偿金额会因具体案件情况而有很大差异,比如事故发生地的经济水平、受害者家庭状况等。若您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赔偿相关问题上,像赔偿范围的具体界定、如何计算赔偿金额等方面存在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剖析,帮您明晰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