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中职业病如何认定
职业病认定需遵循特定程序。首先,劳动者要提供相关资料,包括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然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诊断申请。
诊断机构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如不提供,诊断机构可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诊断。
若劳动者对诊断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鉴定需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进行。经认定为职业病的,可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和享受相应待遇。
二、工伤认定中断诉讼时效怎么办
工伤认定本身不适用诉讼时效,而是有申请期限,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申请。若因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限等正当理由导致申请期限耽误,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申请期限内。
若超过申请期限,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走民事诉讼程序,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但需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此外,也可尝试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说明情况,看能否争取其受理认定申请。
三、工伤认定中牙齿伤残标准是啥
在工伤认定中,牙齿伤残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确定。切牙脱落1个以上或其他牙脱落2个以上,可认定为十级伤残。牙齿除智齿以外,切牙脱落2个以上或其他牙脱落3个以上,属九级伤残。七级伤残标准包含牙槽骨损伤长度≥8cm,牙齿脱落10个及以上。五级伤残需牙槽骨损伤长度>10cm,牙齿脱落12个及以上。
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医疗检查结果和标准作出判定。
工伤认定中职业病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一旦被认定为职业病,劳动者将依法享受相应权益。比如,后续的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都有明确的保障。而且,职业病患者在工作安排、工资待遇等方面也会得到合理的调整。若您身边有人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却不知如何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对认定后的一系列权益保障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您详细解读工伤认定中职业病认定的相关事宜,为您和您关心的人保驾护航。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