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人诈骗时担保人如何承担责任
借款人诈骗时,担保人是否担责及如何担责需分情况判断。
若担保人对诈骗不知情,根据《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此情形下,若主合同因诈骗被认定无效,担保合同也可能无效,担保人一般不承担担保责任。不过,若担保人有过错,可能需承担部分民事责任。
若担保人明知借款人诈骗仍提供担保,那么担保人要与借款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偿还债务。
二、借款人诈骗时担保人需承担啥责任
一般分两种情况。若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也有效,且担保人无过错,借款人诈骗不影响担保责任,担保人需按约定承担担保责任,如一般保证中,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承担责任。
若主合同因借款人诈骗而无效,担保合同通常也无效。此时,若担保人有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具体责任承担需结合案件事实、证据等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明确责任。
三、借款人诈骗,共同借款人担责吗
共同借款人是否担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共同借款人对诈骗行为不知情且无过错,基于合同相对性,仍要对借款合同承担还款责任,之后可向实施诈骗的借款人追偿。
若共同借款人与诈骗的借款人存在共谋,有共同故意和行为,则构成共同违法犯罪,要与诈骗人承担连带还款责任,还会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判断有无共谋,需审查有无共同实施诈骗行为、事前有无交流沟通等因素。因此,共同借款人是否担责取决于是否参与诈骗及主观过错情况。
当借款人实施诈骗行为时,担保人责任的承担情况较为复杂。首先要看担保合同的具体约定,如果是一般保证,在借款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担保人才承担责任;若是连带责任保证,债权人有权直接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而且,如果担保人不知情借款人的诈骗行为,可能存在免责的情形。但一旦卷入此类纠纷,担保人往往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证明自己不知情等。若你对借款人诈骗时担保人如何承担责任,以及后续可能面临的法律程序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读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