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继续履行合同后能否要求赔偿

继续履行合同后能否要求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7 · 1092人看过
导读: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约定,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有其他损失应赔偿。继续履行与赔偿损失可并用,旨在充分保护受害方权益。如买卖合同中,卖方货物质量不符,买方要求继续履行,因货物问题产生的额外仓储费、运输费等损失,买方在卖方继续履行后仍可要求赔偿。
继续履行合同后能否要求赔偿

一、继续履行合同后能否要求赔偿

继续履行合同后可以要求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继续履行与赔偿损失可并用,目的在于充分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比如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的货物质量不符要求,买方要求卖方继续提供符合质量的货物,即继续履行合同;若因货物不符质量要求导致买方产生额外的仓储费、运输费等损失,买方在卖方继续履行合同后,仍有权要求卖方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

二、继续履行合同的执行方式有哪些

继续履行合同的执行方式包括直接履行和强制履行。直接履行指违约方主动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未履行的义务,如交付货物、支付款项等,这是最理想的方式,双方和谐解决纠纷。 若违约方拒绝主动履行,守约方可通过司法途径要求强制履行。法院会判决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若违约方仍不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对交付特定物的合同,法院可强制违约方交付;对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可监督违约方完成工作;对于金钱债务,可通过冻结、划拨违约方账户存款等方式实现。

三、继续履行合同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继续履行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存在违约行为。一方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义务,如未按约交付货物、支付价款等,这是要求继续履行的前提。 其次,须有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若守约方不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而是选择解除合同、要求损害赔偿等,法院不会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 再次,合同有继续履行的可能性。若合同标的已灭失、特定履行主体丧失能力等导致无法继续履行,法院不会支持继续履行诉求。 最后,继续履行合同在经济上合理。若继续履行成本过高、不合理地增加违约方负担,一般不会强制继续履行,守约方可通过其他方式获赔偿。

当探讨继续履行合同后能否要求赔偿这个问题时,有诸多要点值得关注。若一方违约后继续履行合同,并不意味着不能要求赔偿。比如,在继续履行过程中,因违约方先前的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损失,像因等待履行期间产生的资金占用成本等,守约方仍有权主张赔偿。而且,若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损害赔偿条款,即使继续履行合同,守约方也可依据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你是否在合同履行方面有相关疑问呢?若对继续履行合同后的赔偿范围、方式等还有困惑,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