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继承权纠纷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继承权纠纷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06 · 1985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规定,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自权利受损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最后六个月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时效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时效届满。
继承权纠纷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一、继承权纠纷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权纠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若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若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继承权纠纷,怎么解决

继承权纠纷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相关当事人可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等进行协商,达成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此方式利于家庭成员间和睦团结,成本低、效率高。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若协商不成,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其会以法律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协商、调解不成,任何一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院会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审理判决。

三、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几年内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该期限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意味着若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二十年内一直不知权利被侵犯,超过二十年就不能再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若知道权利被侵犯,需在三年内起诉维权。法律设置诉讼时效,旨在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因此,当继承人发现自身继承权被侵害,应及时收集证据,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在探讨继承权纠纷的时效是怎么规定的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法律有明确的时效要求。一般来说,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与法律秩序。那要是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继承人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未能及时主张权利,时效又该如何认定呢?或者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如何准确判断时效的起算点呢?若您对这些相关问题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