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申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申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314953人看过
导读:申诉和申请再审没有区别,申诉就是申请再审。再审申请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者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而申诉则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此外,还可以向检察院及新闻机关提出。

一、再审和申诉的区别:

1、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2、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

而申诉则不受这一限制,申诉既可以针对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也可以针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此外,申诉还可以针对一些违法行为等。

3、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了申请再审权。而申诉则没有时间限制。

4、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这一法定情形因法律文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具备以下情形:

(1)有新的证据,足以--原判决、裁定的。这里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调解书的申请再审,只有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而申诉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5、再审申请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者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而申诉则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此外,还可以向检察院以及新闻机关提出。

正因为申诉与申请再审存在如此大的区别,因此无论从性质还是作用上来看,这两者都是不能混淆的。目前在司法实务中,尤其是部分基层法院审判监督部门仍然存在的两种称谓混用现象是不严谨的,应予厘清。

二、再审时缴纳诉讼费情形:

一般不需要缴纳诉讼费,但是有例外。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九条,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以上内容由律图小编整理提供,相信通过上述内容你能准确把握再审和申诉的区别,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浏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热门文章

  • 从起诉到开庭需要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般类型的民事纠纷案件,只要法院已经受理起诉请求一般会在两个月左右就决定开庭审理的日期。对于任何的民事主体而言,在遇到民事纠纷时,都是可以将自己的司机情况书写进入诉状之中,然后交给法院来审理,法院审理起诉案件需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
    496134次阅读2022.03.28
  • 1、起诉方式简便,当事人可以口头起诉。2、受理程序简便,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法院或者它的派出法庭请求解决纠纷,法院或其派出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择期审理。3、传唤方式简便,法院可以简便方式传唤、通知当事人、证人,不要求必须采用传票、通知书形式。
    102771次阅读2022.03.28
  • 诉前财产保全流程包括当事人申请、法院受理做出决定和具体执行等环节,在财产民事纠纷中,当事人认为情况比较紧急的,可以在起诉之前去申请财产保全,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及对方财产证据线索,并缴纳保全费用。
    2190次阅读2022.03.28
  • 《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1款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所谓限于请求的范围,是指被保全的财物的价额,应在利害关系人的权利请求或者诉讼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财产范围之内,不应超过权利请求或诉讼请求的标的物的价额,二者在数额上应大致相等。
    12541次阅读2022.03.28
  • 1、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人提供担保。2、人民法院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对诉前保全,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3、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财产保全裁定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11278次阅读2022.03.28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