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被父亲抛弃36年能否追究其法律责任

被父亲抛弃36年能否追究其法律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24 · 1604人看过
导读:从法律角度,一般仅因被父亲抛弃36年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较难,法律认定责任注重特定法律关系和行为。若父亲在抛弃期间有故意杀害、遗弃等严重侵害生命、身体权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担刑责;单纯抛弃无其他法定情形则难追责。子女可协商要求父亲给予经济补偿或承担义务,具体要结合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
被父亲抛弃36年能否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被父亲抛弃36年能否追究其法律责任

从法律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仅因被父亲抛弃36年而直接追究其法律责任较难。法律通常注重在特定的法律关系和行为中认定责任。

如果父亲在抛弃期间存在故意杀害、遗弃等严重侵害生命、身体权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抛弃行为,在没有其他法定情形下,难以直接依据此主张法律责任。不过,子女仍可通过协商等方式与父亲沟通,要求其在经济等方面给予一定补偿或承担相应义务等。总之,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二、被父亲抛弃36年追诉法律责任有时效吗

这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若当时父亲有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涉嫌遗弃罪,根据《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遗弃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距今36年已过追诉时效

若你想问的是追讨当时的抚养费,从民事角度看,抚养费请求权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理论上不适用诉讼时效。但司法实践中对此存在不同观点,且距今时间过久,举证证明父亲当时应支付而未支付抚养费有较大难度。可先收集当年父亲遗弃及未履行抚养义务等相关证据,再考虑与父亲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被父抛弃36年追法律责任会获支持吗

若在你未成年时父亲抛弃你,未尽抚养义务,从法律角度有一定追究其责任的可能,但实际获支持情况较复杂。

从民事方面看,主张抚养费有时效限制。根据民法典,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你未成年时被抛弃,抚养费请求权当时可能因你是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受影响,但成年后应及时主张。如今过去36年,若时效抗辩成立,法院可能不支持抚养费诉求。

刑事上,若父亲抛弃行为情节恶劣,可能构成遗弃罪,但也受追诉时效制约。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所以刑事追责大概率也不会获支持。不过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当探讨被父亲抛弃36年能否追究其法律责任时,其实有多种情况值得考量。如果在被抛弃期间,孩子生活陷入困境,比如因贫困无法接受教育等,父亲可能需承担一定的抚养补偿责任。同时,若父亲抛弃行为造成孩子心理等方面严重伤害,在符合条件下,孩子也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你是否正面临这样复杂的情况而感到迷茫呢?要是对被父亲抛弃后的法律责任界定、赔偿范围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等问题还有疑问,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提供精准且有效的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