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被刑事羁押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被刑事羁押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4 · 1903人看过
导读:刑事诉讼中,被刑事羁押通常不影响追诉时效计算。追诉时效是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依据法定最高刑不同有不同期限。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如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等。被刑事羁押不属于逃避侦查或审判,追诉时效正常计算。建议司法机关准确认定相关行为,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及时处理被害人控告,保障司法公平公正。
被刑事羁押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一、被刑事羁押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1.刑事诉讼中被刑事羁押通常不影响追诉时效计算。追诉时效是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有效期限,依据法定最高刑不同,经过一定期限犯罪不再被追诉,例如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等。

2.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即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检法应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

3.被刑事羁押不属于逃避侦查或审判,所以追诉时效按正常法律规定规则计算。

4.建议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准确认定犯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逃避侦查或审判,严格遵循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被害人控告应及时审查并依法处理。

二、被刑事羁押民事诉讼的中断时效咋算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羁押本身并非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法定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若被刑事羁押期间权利人通过合法方式主张权利,比如委托他人起诉等,符合上述法定中断情形,诉讼时效自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若仅是被羁押,未出现法定中断事由,则诉讼时效正常计算,不过被羁押可能构成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即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被刑事羁押时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咋算

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被刑事羁押本身并非法定的诉讼时效中断事由。不过,若因被刑事羁押,导致当事人无法正常行使请求权而主张权利,比如无法向法院起诉、向对方提出履行要求等,一般不构成诉讼时效中断。

但若在此期间存在法定中断情形,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自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例如,当事人在羁押期间委托代理人向对方主张权利,从主张权利时起,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开始计算。

当探讨被羁押羁押时效时效如何计算时,除了明确其计算方式外,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了解。比如,在计算羁押时效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像案件侦查需要新的证据补充、犯罪嫌疑人逃脱等,羁押时效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来说,这些特殊情况会导致羁押时效的中止或中断。另外,羁押时效的计算还和不同的诉讼阶段有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不同阶段,羁押时效的计算规则可能存在差异。若你对被羁押羁押时效时效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处理、不同诉讼阶段的时效规则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