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劳动合同的工资怎么要
首先,要确定你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有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能证明你在此工作的证据。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他们有权责令单位支付工资并给予处罚。
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据等材料。仲裁委受理后会依法审理并裁决。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总之,通过合法途径,凭借相关证据,能有效维护索要工资的权益。
二、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如何处理
首先需确认劳动关系。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
确定劳动关系后,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单位未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
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之后可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医院诊断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没有劳动合同如何维权
若没有劳动合同,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然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如补签合同等。
也能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补缴社保等。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要及时、妥善保存各类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在探讨没有劳动合同的工资怎么要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了多种途径。除了文中提到的方法,若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劳动者还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另外,申请支付令也是可行之举,人民法院会根据劳动者的申请,依法发出支付令,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资。你在索要工资过程中是否还遇到其他难题呢?如果对于没有劳动合同如何的顺利要到工资还有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提供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