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产品质量 > 假冒伪劣产品案由有哪些情形

假冒伪劣产品案由有哪些情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12.25 · 1581人看过
导读:涉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类型包含假冒注册商标,像把别人的商标冒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还有销售假冒商品,就是卖那些假的东西;非法制造或销售非法标识,比如制造一些不合法的标志来骗人;侵犯著作权及商业秘密,就是偷别人的创作或者商业秘密。另外,还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像那些质量差的东西,以及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有毒有害的食品、药品等。这些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还把市场经济秩序给搞乱了。
假冒伪劣产品案由有哪些情形

一、假冒伪劣产品案由有哪些情形

涉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类型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它的主要定义为生产者与销售者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故意将产品进行掺杂和掺假,以假的东西取代真的东西,以次等的东西代替优良的东西,甚至是用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虚构成合格产品。举例来说,有些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质量的原材料,然后再通过销售宣称其产品具备高度品质的手段来获得利润。

其次是生产、销售假药罪,这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故意生产和销售假药,这些假药的存在已经足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最后是生产、销售劣药罪,这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故意生产和销售劣药,这些劣药的存在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假冒伪劣产品如何进行质量鉴定

假冒伪劣产品的质量鉴定通常由法定的质量鉴定机构进行。一般来说,可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咨询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

鉴定机构会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等,对涉嫌假冒伪劣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包括对产品的外观、材质、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鉴定过程中,需提供充分的产品样本及相关资料,如购买凭证、产品说明书等。鉴定机构会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明确产品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具体的质量问题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标准,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假冒伪劣产品行政处罚有哪些情形

假冒伪劣产品行政处罚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若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还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等。

涉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类型通常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非法制造或销售非法标识、侵犯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此外,还涵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毒有害的食品、药品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