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过程中再次犯罪怎么处罚

取保候审过程中再次犯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5.06 · 2312人看过
导读: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发生犯罪行为的刑罚认定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若被控告者再次触犯新的法律条文,情节严重者,司法机关有权对其采取逮捕措施。在量刑时,需要依据犯罪行为的真实情况,包括其严重性及社会危害的程度,严格按照国家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裁决。
取保候审过程中再次犯罪怎么处罚

一、取保候审过程中再次犯罪怎么处罚

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实施犯罪的处罚原则

在嫌疑人获得取保候审期间若再次涉嫌触犯新的罪行,且情节较为恶劣者,可依法对其进行逮捕

同时,在确定犯罪分子应受何种刑事处罚时,应当根据其所犯罪行的实际情况,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裁量。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取保候审后由公安机关执行吗

取保候审一项权利的行使与保障通常将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和监督。

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包括侦查、起诉以及审判期间,对于涉嫌触犯刑法且尚未遭受正式刑事拘禁的个人,为了防止他们规避法律责任或者逃避司法机构的调查、起诉以及审判,相关部门会要求这些涉案人员提供保证人或者向他们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且出具相应的担保承诺;

以此来确保案件当事人能够积极配合司法机构的工作、随时听候传讯,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刑事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当公安机关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时,有义务立即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所在地的派出所进行全面执行。《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过后还会判刑坐牢吗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强制性措施,并非代表着案件的终结或者嫌疑人将免于被定罪量刑。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证嫌疑人在诉讼程序中所涉及的各项环节中准时出席并认真配合相关调查以及审判工作。在此期间,司法机构有权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取证以及案件审查评估环节。若待案件经过严谨的审理之后,法院宣告嫌疑人存在犯罪行为并且所判处的刑罚需要当事人亲自去执行的话,那么嫌疑人则很可能被定罪入狱。但需要注意的是,嫌疑人在取保候审阶段的遵纪守法表现、案件本身的特殊状况等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对最终判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关于嫌疑人最终是否会被判定为罪犯并面临刑事审判,完全取决于个案的具体情节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由法院依法做出公正裁决。

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若情节严重,可依法逮捕。量刑时,应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公正裁量。这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坚决维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