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停工留薪期的定义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或者患上
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
工伤医疗的期限。
其时长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2.《
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像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这类情况,一般停工留薪期在6-12个月。
不过,如果职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比较特殊,经设区的市级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之后,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
3.确定具体时长的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确定停工留薪期具体时长,首先要由治疗工伤的
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和休假建议。
然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依据相关标准,同时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该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时长。
案情回顾:小何在工作中受伤,经诊断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期间,小何向单位申请停工留薪。单位认为依据一般情况,停工留薪期应为6个月;而小何觉得自己伤情严重,应按最长12个月计算。双方就停工留薪期时长产生争议,小何遂寻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介入确定。
案情分析: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受伤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对于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般停工留薪期在6-12个月。
2、本案需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及休假建议,再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来最终确定小何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时长。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