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及时
收集证据,像
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友
证言、工作证等,以此证明存在
劳动关系和发生了
工伤。
2.在规定时间内,
劳动者、
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向单位所在地
社保部门
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确定
伤残等级。
3.若老板不担责,先协商
赔偿,协商无果向劳动
仲裁委
申请仲裁,要求支付
工伤保险待遇等费用。
4.对
仲裁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时间
起诉,用
法律强制老板赔偿。
案情回顾:小朱在工作时受伤,老板却耍赖不愿承担责任。小朱收集了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工友证言和工作证等
证据,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小朱自行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工伤认定申请,经认定为工伤后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了伤残等级。之后小朱与老板协商赔偿事宜,但老板依旧拒绝,双方陷入争议。
案情分析:1、小朱及时收集劳动合同等证据,可证明其与老板所在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伤事实,这是认定工伤的重要基础。
2、小朱在规定的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3、与老板协商不成后,小朱可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费用,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在规定时间内
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强制力要求老板履行赔偿义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