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合同是否有效不能单纯看是否有无理要求,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有效要件,即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2.若“无理要求”未违背上述有效要件,合同是有效的,双方应按约定履行。像价格过高但双方自愿达成的合同就属此类。
3.当“无理要求”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或公序良俗时,合同可能无效,如要求一方从事违法活动的合同自始无效。
4.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订立含“无理要求”的合同,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建议在订立合同时仔细审查条款,确保符合法律规定与公序良俗。若对合同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11-09 16:51: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不能单纯看是否存在无理要求,而要依据法定的合同有效要件,即行为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2)当无理要求未违反上述有效要件时,合同是有效的,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像价格约定过高但双方自愿达成一致的情况,合同依然受法律保护。
(3)要是无理要求违反了法律强制规定或者公序良俗,那么合同可能自始无效,例如要求一方从事违法活动的合同。
(4)若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因素订立了包含无理要求的合同,当事人可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来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条款,若对合同效力存疑,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1-09 14:59:12 回复
咨询我
(一)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不能只看有无无理要求,要综合考虑行为人是否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是否违背公序良俗。
(二)若“无理要求”未违反上述有效要件,合同有效,双方应按约定履行。
(三)若“无理要求”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或公序良俗,合同可能无效。
(四)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订立含“无理要求”的合同,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5-11-09 13:09:46 回复
咨询我
1.合同是否有效不能只看有无无理要求。合同有效需满足: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
2.若“无理要求”没违反上述条件,合同有效,双方要按约定履行。像价格约定过高但双方自愿,合同依然有效。
3.若“无理要求”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可能无效。如要求一方违法,合同自始无效。
4.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订立含“无理要求”的合同,当事人可请求撤销。
2025-11-09 13:06:3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是否有效不能仅看是否有无理要求,需依据合同有效要件判断,符合要件则有效,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或公序良俗可能无效,因重大误解等订立的可请求撤销。
法律解析:
合同有效的判断并非取决于是否存在无理要求,而是依据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这几个要件。若无理要求未违反这些条件,像价格过高但双方自愿达成的合同,依然是有效的,双方要按照约定履行。而当无理要求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或公序良俗,如要求一方从事违法活动,合同自始无效。另外,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订立含无理要求的合同,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如果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遇到类似复杂的情况,不确定合同效力,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1-09 11:3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