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婚犯死亡后财产分割遵循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按其分配,无则进入法定继承的原则。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优先,能体现被继承人意愿。
2.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但只有合法婚姻的配偶有继承权,重婚“配偶”无继承权。
3.分配遗产时,继承人一般均等分配。对生活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给予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不分或少分。
建议:被继承人可提前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财产分配。继承人应遵守法律规定,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遗产,避免纠纷。
法律分析:
(1)重婚犯死亡后的财产分割,首先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若存在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就按照其具体内容来分配财产,这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
(2)当不存在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时,就会启动法定继承程序。在法定继承里,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这里要特别注意,重婚情况下,只有合法婚姻的配偶才拥有继承权,重婚形成的所谓“婚姻关系”不被法律承认,该“配偶”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
(3)在法定继承分配遗产时,一般是由继承人均等分配。不过,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会在分配时给予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而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则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提醒:处理重婚犯财产分割时,需严格区分合法与非法婚姻关系。不同情况对应不同处理方式,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一)先查看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若有就按照其内容来分配重婚犯的财产。
(二)若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法定继承里,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配偶仅指合法婚姻的配偶,重婚形成的“配偶”无继承权。
(三)继承人通常均等分配遗产,但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时应给予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1.重婚犯死亡后,财产分割先看有无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有则按其分配。
2.若无,进入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这里的配偶仅指合法婚姻的配偶,重婚“配偶”无继承权。
3.继承人一般均等分配遗产。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可获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少分或不分。
结论:
重婚犯死亡后,财产分割先看有无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有则按其分配;无则按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中只有合法婚姻的配偶有继承权,继承人分配遗产一般均等,但存在特殊情况可调整分配比例。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按照它们来分配财产。在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时,法定继承开始,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不过,由于重婚形成的“婚姻关系”不被法律承认,所以重婚中的“配偶”没有继承权,只有合法婚姻的配偶能作为继承人参与财产分配。在分配遗产时,通常各继承人应均等分配,但考虑到不同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如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会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以多分;有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如果您在财产继承方面遇到类似复杂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