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一般情况下,在抚养费纠纷里,未成年子女是原告,父母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参与诉讼。这是因为抚养费是用于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费用,权利主体是子女。
(2)特定情形下父母能成为原告。其一,当父母一方代子女支付了超出应负担份额的抚养费,在向另一方追偿时,支付方父母可作为原告起诉。其二,若父母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其作为原告,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来保障该方基本生活。
提醒:在抚养费纠纷中,不同情形的举证责任和诉求重点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分析。
2025-07-19 21:24:02 回复
咨询我
(一)当父母一方代子女支付了超出应负担份额的抚养费,要追偿时,需收集好抚养费支付的相关凭证,如转账记录、费用票据等,然后准备好起诉状向法院起诉。
(二)若父母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要先确定好自身的法定代理身份,准备好能证明该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材料以及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5-07-19 20:27:31 回复
咨询我
1.一般情况下,抚养费纠纷中未成年子女是原告,父母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参与。毕竟抚养费是保障子女成长的费用,子女是权利主体。
2.特定情形下父母也能当原告。一是一方代付超份额抚养费,向另一方追偿时,支付方可起诉。二是父母一方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其要求另一方付抚养费保障生活。
2025-07-19 18:29: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抚养费纠纷中通常未成年子女是原告,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但特定情形下父母也可能成为原告。
法律解析:
抚养费的设立目的是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所以一般权利主体是子女,在抚养费纠纷里未成年子女作为原告符合法律逻辑,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以维护子女权益。然而,当父母一方代子女支付了超出应负担份额的抚养费,其有权向另一方追偿,此时支付方父母可作为原告起诉。另外,若父母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保障其基本生活,其法定代理人可代其作为原告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如果大家在抚养费纠纷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2025-07-19 18:21:32 回复
咨询我
在抚养费纠纷中,一般以未成年子女为原告,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因为抚养费旨在保障子女健康成长,权利主体是子女。但特定情形下父母也能成为原告。
若父母一方代子女支付了超出应负担份额的抚养费,可向另一方追偿,此时支付方父母能作为原告起诉。另外,若父母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代其作为原告,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保障基本生活。
为避免抚养费纠纷,父母应明确各自抚养义务和份额,签订清晰的抚养协议。若出现争议,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2025-07-19 17:5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