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上海法律咨询 > 金山区法律咨询 > 金山区刑事立案法律咨询 > 投案自首是立案了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投案自首是立案了吗

罗* 上海-金山区 刑事立案咨询 2025.07.19 04:33:00 441人阅读

投案自首立案了吗

其他人都在看:
金山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金山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投案自首不必然代表案件已立案。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罪行的表现,而立案是司法机关对相关材料审查后,认定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启动的诉讼程序。
2.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时,司法机关可能还未立案。司法机关会对自首情况进行审查,当认定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才会立案;若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无需追究刑责,则不予立案。
3.建议司法机关在面对投案自首情况时,高效准确审查相关材料,确保能及时判断是否立案。对于自首者,应清晰告知其案件审查及处理流程,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公众也应明白投案自首是正确选择,但不意味着必然立案,要遵守法律规定。

2025-07-19 09:54: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交代罪行,是一种积极的认罪态度表现。
(2)立案是司法机关对报案等材料审查后,判定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才启动的刑事诉讼程序。
(3)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时,司法机关可能还未立案。司法机关会根据自首情况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若符合,才会立案;若不符合,如无犯罪事实或犯罪轻微无需追责,则不予立案。
(4)由此可见,投案自首与案件立案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自首不代表必然已立案。

提醒:犯罪嫌疑人自首后,司法机关的审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若对自身情况是否构成犯罪及是否会立案存疑,建议咨询律师进一步分析。

2025-07-19 08:07:24 回复
咨询我

(一)投案自首后若想了解案件是否立案,可向受理自首的司法机关询问案件审查进度及结果。
(二)对于投案者,要如实、全面地供述自己的罪行,以便司法机关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若司法机关决定不立案,投案者若有异议,可根据规定申请复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5-07-19 06:44:18 回复
咨询我

1.投案自首和立案是两码事。投案自首指犯罪嫌疑人主动找司法机关交代罪行;立案是司法机关审查报案等材料,觉得有犯罪事实要追刑责,才把它当刑事案件处理。

2.犯罪嫌疑人自首时,案件可能还没立案。司法机关会审查自首情况,认为有犯罪事实且需追刑责,才会立案。

3.要是审查后发现没犯罪事实,或犯罪情节轻不用追刑责,就不立案。所以,自首和立案没必然先后顺序。

2025-07-19 05:56:4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投案自首不一定意味着案件已立案,二者无必然先后顺序。
法律解析:
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罪行的行为,而立案是司法机关审查材料后,认定有犯罪事实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启动的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时,司法机关可能还未对相关案件立案。司法机关会对自首情况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责,才会立案;若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无需追究刑责,则不会立案。所以,投案自首只是主动认罪表现,和案件立案没有必然的先后关联。如果对自首、立案等法律问题存在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解答。

2025-07-19 05:00:37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答:是否构成立功,应当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作为判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协助抓捕型立功进行了细化。  一、构成立功的必要条件。从《意见》对协助抓捕型立功细化的四种情形可以归纳出如下结论:构成立功至少应当同时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其一,立功行为必须来自于犯罪分子本人,而不能来自于他人;其二,犯罪分子的协助抓捕行为对于司法机关的抓捕工作而言必须要具备实质性作用,这种实质性作用可以理解为一种绝对的必要条件,易言之,如果没有犯罪分子的协助行为,则其他犯罪嫌疑人就不可能在本次被缉捕到案。  二、相某的行为不符合立功条件。从本案的实际情况来看,相某并不具备上述立功的必要条件。其一,相某的行为不属于立功意义上的“行为”。从本案各方人员的行为来看,依循着一条“相某——相某亲友——A家人——A”的行为关系因果链。A投案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家人的规劝姑且不论,单看这种规劝来自于何人,即便将“A家人”这一环节去掉,也只是来自于相某的亲友B与王某,而非相某本人。就是说,相某实际上并没有实施规劝行为,其所实施的行为只是一种对亲友的鼓动行为。立功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直接来自于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这是一个根本性条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性条件。在规劝犯罪嫌疑人投案的情况下,规劝行为才有可能成为立功所指向的“行为”,相某嘱其亲友去规劝的行为充其量只是相某的一种意愿而已,而非立功所要求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行为”。本案中的规劝行为来自于相某的亲友,如果认为这种规劝行为可以称之为一种“功”的话,也只能是《意见》所明确予以排除的所谓“帮助立功”的情形。其二,相某的行为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因为A是否投案的决定权其实取决于A自身,而非相某或其亲友的规劝。相某在案发后即与A失去联系,既不知A的确切藏身地,也没有A的联系方式,无法与A本人联系。因而,相某对亲友的鼓动行为对A投案所起的作用很小,其亲友是否会去与A的家人进行联系,相某既不知情,也无法左右;即便其亲友与A的家人联系了,A的家人是否会与A本人联系,相某仍不知情,仍无法左右;即便A的家人与A联系了,A是否愿意去主动投案,相某依然不知情,依然无法左右。故而,相某的鼓动行为与A的投案之间并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因而其对于亲友的鼓动行为对于A的归案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由此,相某的行为不构成立功。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盗窃罪立案后投案自首会减轻处罚吗

    专业解答涉嫌盗窃案立案后,嫌疑人如果主动去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地供述自己的罪行,那么他可能会获得刑事上的从宽处理。因为这一方面反映了嫌疑人有深刻的反省和真诚的悔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在法院量刑的时候,这个情节会被重点考虑,嫌疑人因此可能获得从轻或减轻的刑罚。

    2024.10.07 1181阅读
  • 侵占罪立案自首可以私了吗

    专业解答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案件立案后通常不允许民事调解和解。 如果被告人有自首情节,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从轻处罚。 该罪名是指非法占有他人托管、遗忘或埋藏的财物,拒绝归还且金额达到法定标准。 虽然不能私了,但积极退赃、获得谅解等良好表现会在量刑时被考虑。 例如,主动退赃可能会从轻处罚。

    2024.09.28 1664阅读
  • 主动投案能够成立自首吗

    专业解答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愿、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自首者可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但要满足这两项要求:自愿主动投案和真实全面交代罪行。

    2024.07.24 1891阅读
  • 强奸罪有了谅解书和投案自首有判缓刑的吗

    专业解答强奸罪作为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大多数情况下不适用缓期执行。根据相关法规,缓期执行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然而,对于强奸犯,即使存在自首情节或得到受害者谅解,也难以获得缓期执行资格。因为强奸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不轻易宽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必要手段。

    2024.07.22 1277阅读
  • 帮信罪立案了没有自首算不算网逃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若个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犯罪而提供技术支持或其他协助,情节严重者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首后是否被视为网络逃犯需具体分析:如自首前已被立案追缉,可能被认定为逃犯;若自首时已无逃犯身份,自首可能对其量刑有利。最终判断需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

    2024.07.14 193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